66小说网 > 偷听我心声,满门炮灰杀疯侯府 > 第389章,根源杜绝

第389章,根源杜绝


  百姓的高呼声,越发慷慨奋进,他们喊着口号,不断从山脚下,聚集而来。

山脚下人群涌动,挥舞着旗帜,脚步带着尘土翻飞。

百姓们团结一心,奋勇抗议。

夏晚晚小脸凝肃,看着山下之人,心中涌起一股意味难明。

若这股团结一心的劲儿,能用在保家卫国上该有多好。

但她也并不是伤心和慌乱,因为眼前的景象,她一早便料到了。

所以,她来到何州之后,没有第一时间去炸掉这座弃婴塔,而是去找了官府。

若她偷偷将塔炸了,深藏功与名,以百姓们对这座塔的态度,定会再次捐钱再起。

治标不治本。

唯有公家,当地官府出来将此事落实,百姓们才会明白,这是官府的态度。

塔被官府拆除,也无人敢再起。

这便是夏晚晚来何州路上,思考后的结果。

百姓暴乱,那便武力镇压!

这一条条生命被丢弃,魂魄被封印,本就是伤天害理,有违天地的东西。

官府的作用,便是在这个时候出现!

“有艳姐姐。”

夏晚晚朝着一旁喊了一声。

钟有艳一身红衣束腰,从一旁的山坡上跳了下来,她的身后,跟着瑾钰和小福星。

小福星跟她一样,武器都是鞭子。

“小公主,有何吩咐?”

“你快马加鞭回官府,去找我大皇兄,让他将何州城边的所有的兵马,都调来此处,阻拦百姓!”

“至于山下的乔大人,且告诉他务必先拖延一番,炸药我已经备好,等兵马一到,将百姓驱逐出山,我便一举炸毁弃婴塔!”

夏晚晚小脸神色坚定,目光凛冽,小小的身子站姿笔直。

头上绑的两个小丸子,两条红绳随风飘扬,意气风发。

这样一个坚韧漂亮的小娃娃,让钟有艳一下子产生了一种错觉。

夏晚晚,真是像极了上天派下保护女性的福娃。

既如此,那她们的目的何其相似啊!

钟有艳心中腾地升起一股燃意,她得了命令,翻身上马,干脆利落地策马而去。

火红色的少女张张扬扬,明艳动人,夏晚晚看着她的背影,感慨她的不同。

史书上,很少会写下少女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
既如此,那这一笔,便由她夏晚晚划下,替这天下的女子,争一份公平来!!

“小公主,你这是想用武力镇压?”彦国公有些惊愕地问道。

眼前这个小家伙的神色,坚定得不像是开玩笑。

如此魄力,当真乃神人也。

“杀人偿命天经地义,既要杀孩子,为何又要生出来?仅仅是因为性别而被丢弃吗?性别有什么错呢?”

“你们瞧!世间好女儿千千万,若弃婴塔里的女孩长大了,许也能活得肆意,有如钟姐姐一般豁达,又或者如我娘亲一般通透,她们也可像我爹,像莫老将军,甚至像乔大人一般出色,为国效力。”

“可她们却没有这个机会成长,你觉得这个世道公平吗?”

“既然不公平,为何不将这一切都推翻掉?武力镇压又如何?晓之以理又如何?只要能达到目的,便能在这些重男轻女的百姓心中狠狠踩一脚,叫他们以后都不敢轻视女性!”

夏晚晚说完,将严肃的目光看向了身后的弃婴塔。

“元宝!弄好了吗?”

元宝和古冥一直在忙碌,将塔上的罗盘取了下来。

“好了!”

元宝将罗盘收入怀中,飞身而下。

古冥跟在他身后,像个小弟似的,一句话也不曾讲。

“好,我进去了。”

夏晚晚踏足弃婴塔,便是为了将那锁魂阵解除。

“公主?”靖五欲要跟上她,生怕她进了塔里会出什么事。

却被元宝拦住了。

“别进去拖后腿,里面森森白骨,孩子们的魂魄,还等着投胎呢。”元宝道。

靖五这才稍稍停下了脚步。

身后的山脚下,百姓越聚越近,踏声带着山尘石土席卷而来。

乔知书和肖捕头等人,带着官兵将他们拦在了山道上。

距离弃婴塔并不远,可爆炸范围极大,搞不好山体都会崩塌。

为了不伤及无辜,他们得想办法将百姓们赶下去。

可眼前的百姓,是官兵们的十成十,怎么可能能将他们赶下去。

唯有他们自己退却!

“乔大人,这弃婴塔是你家老爷子捐钱所建,难道你要眼睁睁看着老爷子的心血,毁于一旦吗?”

“就是,你们这些当官的有钱,养得起很多个孩子,可你有想过,我们养不起孩子的,不丢掉又能如何呢?”

“就是啊,女娃生出来也没什么用,为什么不能丢掉!”

“乔大人,你说话啊!”

···

带头的几人语气愤怒,似乎要将乔知书盯出一个窟窿来。

做为何州父母官,竟帮助别的人,毁掉何州城的财产和习俗。

他怎配?

乔知书定定地看着他们,与第一次出现在熹明公主面前时,截然不同了。

他的眸中,褪去了提及弃婴塔就害怕百姓暴乱的惊恐之色。

如今,全然是坚定和沉稳。

“各位,稍安勿躁,我知你们的艰难和苦楚,也知普通人家为了那一二两碎银养家而奔波的劳碌。”

“可是,我们换个角度来看,不正是因为穷困,才将孩子丢弃,只养育能够传宗接代的男婴吗?”

是啊。

根本问题是穷困啊。

何州城虽然距离京城不远,但是城池不大,周围无水路,也无任何能开采的资源。

加上寒冬大雪,夏日干旱,春季多雨等各种天灾人祸,才导致何州的百姓,也只是堪堪吃得饱饭。

更别说多余的经济了。

乔家是何州城不多的富庶人家。

但是,这一情况也不是不能改变的,若是他们齐心协力,将弃婴塔这座山开凿出一条通往南边的路来。

那么,何州百姓所养的桑蚕,织布业,亦都能直接穿过大山,用车马运输,与南边的许多城池进行交易。

那么,只要家里有三两个勤快人,种蚕织布,基本上都能养活一家子。

这也是乔知书早早想做的事情,曾经要将生意做到江南那边,便要绕过大山,行走一月有余。

但只要他们齐心协力,将这重峦叠嶂的山劈出一条路来,不到五日便能运到江南。

何州的布匹比江南出色,江南极好的绣工,配上此更是一绝。

所以这生意,若做起来,定不会叫百姓饿死。

这也是乔知书深思熟虑后,与京城来的岳父岳母商量出来的结果。

只有这样,才能从根源上杜绝女婴被丢弃的问题。


  (https://www.66kxs.net/book/2275/2275818/51300592.html)


1秒记住66小说网:www.66kxs.net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66kxs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