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6小说网 > 帝师免费 > 第一百三十一章 决定

第一百三十一章 决定


营州左屯卫指挥姓才名方,以战功升迁,年将半百。

        因无根基,自边塞调入营州,始终被同知孙连压制,被同僚排挤,郁郁不得志。

        此番鞑靼叩边,密云后卫及潮河所先后飞驰求援,才指挥使有心相助,奈何孙同知与密云卫指挥有宿怨,百般寻找借口,拉拢卫所将官,阻挠遣兵增援。

        才指挥使硬要下令,竟被孙同知以“违抗皇命,擅自调兵,图谋不轨”相胁,囿于府中。

        经家人之口,知晓鞑靼连破潮河所、密云后卫、曹家寨等地,求援的快马数次抵达,卫中始终不见动静,才指挥使愤恨难平,直接找上孙同知,被对方连番讥讽,回府之后,喷出一口鲜血,昏倒在地。

        此后缠绵病榻,当真如孙同知所言,身染重恙,无法理事。

        依朝廷律令,才指挥使病重,本该报知朝廷,去其位,另调武官掌事。

        不知孙连出于何种目的,竟隐瞒不报。更手握指挥使印,在卫中发号施令,调遣人员,签发文书,均以才方的名义。

        杨瓒自京抵达,以虎符圣旨调兵,孙同知不愿增援,借口才指挥使病重,意图拖延。

        其本意,以为朝廷派三千京卫,不日将抵密云,无需营州增援,鞑靼之危可解。与其累死累活,帮仇人立下战功,不如做壁上观,任鞑靼肆虐。

        日后朝廷问罪,密云指挥使定被罚俸降职,正好出一口恶气,报了旧仇。

        不发增援,朝廷问“延误军机”之罪,也有才指挥使顶着。

        毕竟,卫所内一干文书命令,均盖指挥使印,同他无干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既然没几日活头,何妨借来一用?”

        跪在地上,孙同知心知必死,毫无悔意,咧嘴大笑。

        笑声中,乌纱滚落,发髻蓬乱,脸上两道淤痕,牙齿被血染红,愈发显得狰狞。

        啪!

        又是一刀鞘。

        赵榆用了十分力。

        咔嚓一声,孙同知两条膀子都被卸下,滚在地上,不住哀嚎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捆起来,押送入京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佥事且慢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随行的东厂颗领班上前半步,低声道:“此人在朝中颇有根基,如押入京城,怕会四方联络,设法脱身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甚者,反咬一口。

        届时,事情会更加麻烦,恐生变故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无妨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赵榆嗤笑,举起长刀,以布巾拭去血迹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请杨御史写一道手书,加盖监军印,直接送往北镇抚司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不经朝中,不送内阁,直接将人送到镇抚司,报送御前,谅他有三头六臂,满朝故旧,也翻不出半点浪花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此次北上,如孙连这等人,必不会少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为减少麻烦,杀鸡骇猴实为必要。

        甭管杨瓒坑他多深,在其位谋其政。顶着副总兵官的名头,总要做出实事,留下威名。不然的话,休想调动几千边军,遑论如臂使指,决胜千里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调三名力士,两个番子,待本官见过杨御史,马上启程返京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赵榆决心已定,不容更改。

        颗领班出身北镇抚司,被东厂借调。究其根本,仍属锦衣卫。当即抱拳领命,点出亲信几人,将孙同知五花大绑,押入马厩。

        与此同时,杨瓒由校尉引路,寻到才指挥使养病处。

        厢房外,“守卫”多被伯府护卫制服,跪在地上。骨头太硬的,已经仰天栽倒,人事不省。

        房门洞开,一个年老家人站在檐下,须发皆白,脊背挺得笔直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见过监军大人!”

        才德下拜,起身后,将才指挥使情况简单说明。提到孙同知,话中满是恨意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那孙子不是东西!”

        早年间,才德也曾上阵杀敌。现今年老,遇到鞑靼,仍会咬牙拼命。

        只因私怨,孙同知不顾边镇安危,放任贼寇肆虐,眼睁睁看着百姓被劫掠杀戮,在才德眼中,当真是畜生不如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才指挥使现在何处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回监军,指挥使用过药,精神稍好,却下不得榻。还请监军大人莫怪,入内室相见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才德目光微黯,侧身请杨瓒进门。

        跨过门槛,杨瓒微顿。

        前厅弥漫苦涩药味,一桌两椅,墙上一副寒松图,全无任何摆设。

        走进内室,桌椅床榻都是旧物,样式再普通不过。

        床帐是蓝色粗布,墙壁悬挂的宝剑,怕是整座府内最“值钱”的东西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老爷。”才德告罪一声,先走到榻边,小声唤道,“老爷,天子钦命监军,都察院佥都御使杨瓒杨大人,持虎符来卫中调兵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才指挥使躺在榻上,脸色蜡黄,颧骨高耸,瘦得脱了形。

        听到才德之言,眼皮动了动,艰难出声:“扶……扶我起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才德应诺,小心扶起才指挥使。

        杨瓒上前两步,拱手揖礼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下官杨瓒,见过指挥使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不必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靠在榻边,才指挥使颤抖着手指,探往枕下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取……取出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才德领会,弯腰自枕下取出一封官文,竟是盖好官印的调兵文书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营州左屯卫,将兵三千六百一十八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咳嗽几声,饮下半盏温水,才指挥使看向杨瓒,说话终于顺畅了些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可战者,一千零九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接过文书,杨瓒一目十行,发现纸页边缘已有破损,显然不是近期书就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边镇告急,兵报送达,文书便写好。奈何孙连狭隘,以私怨误国,架空于我,坐视边镇危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勉强说到这里,才指挥使又开始咳嗽,话开始断断续续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天子圣明……调兵之数,监军可自注。印信已盖,孙连如要阻拦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指挥使放心。”收好文书,杨瓒走近床榻,压低声音,道,“自今之后,营州左屯卫,不会再有孙同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此言既出,室内骤然一静。

        才德嘴唇哆嗦,眼圈泛红。

        才指挥使瞳孔紧缩,不知哪来的力气,一把扣住杨瓒手腕,道:“我有三子,均在卫中。请监军点其北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指挥使,这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鞑靼叩边,涂炭边民,我父子食朝廷俸禄,岂能坐视!”

        才指挥使目光灼灼,脸颊涌起血色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我已老迈,时日无多,不得躬擐甲胄。我儿正值壮年,自当上阵杀敌,北逐贼寇!不敢言建功,只求多杀两个鞑子,多救几个百姓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请监军成全!”

        杨瓒抿紧嘴唇,酸楚豪情一并涌上心头。

        掌心覆上苍老手背,咬住腮帮,用力点头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指挥使,下官应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好、好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心愿了结,才指挥使倒回榻上,合上双眼。

        气息渐弱,脸上笑容却久久不散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老爷!”

        才德颤抖着手,探过鼻息,终没能忍住,伏在榻边痛哭失声。

        杨瓒退后两步,双手交叠,擎在额前,深深揖礼。

        门外,赵榆停住脚步,听到室内哭声,单手握紧长刀。

        半晌,杨瓒手持文书,从室内走出,哑声道:“才指挥使临终遗言,三子随军北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赵榆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    回头望一眼内室,光线昏暗,杨瓒喉咙似被堵住。

        杨土,弘治帝,才指挥。

        穿越以来,见多生死,仍痛楚难捱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孙连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佥宪写一道手书,即可押其入京。”赵榆道,“交北镇抚司提审,取得口供,今生今世休想翻身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本官这就去写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当日,才指挥使的死讯传遍卫中,孙同知的恶行,亦被锦衣卫张贴内外。

        军汉都有血性,常年戍卫营州,虽不比蓟州等地,一样和鞑靼拼过刀子,玩过命。

        闻才指挥死讯,得知孙连所为,无不咬牙切齿,恨不能啖其血肉。

        才方三子腰束麻带,主动请命,欲北上御敌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堂上尝言,为国杀敌,护百姓安乐,乃官军本分。今鞑靼叩边,我兄弟请缨,愿随监军北上,浴血搏命!”

        三人为首,卫中三千余人,凡能举刀者,竞相请命,皆愿往北。

        杨瓒同赵榆商量,以才指挥使留下的文书为凭,选出能战者八百,马夫厨夫等三百,即日往北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本官已上疏朝廷,言明卫中诸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才指挥身死,孙同知押往京城,营州左屯卫现由两名佥事掌管。先时依附孙连之人,现多心惊肉跳,不敢随意露面。

        军情紧迫,杨瓒没有时间一一追究,只令番子下去传话:“凡与谋者,本应问罪。然逢需人之时,如主动请缨北上,或可功过相抵,求得网开一面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打一棒子,给个甜枣。

        哪怕枣核太大,硬得崩牙,为求生路,也要硬着头皮吞下去。

        才指挥使不死,事情还有转圜余地。偏人死了,更有临终遗言,送三子北上。

        两相对照,孙同知直接被比成尘埃。

        押解入京,下锦衣狱,必死无疑。

        先时依附于他,架空才指挥,如今事发,朝廷追究,肯定不会有好下场。杨监军给出另一条路,哪怕是九死一生,也要搏上一搏。

        活下来,依旧官途有望。

        死了,念在拼死杀敌,应会免去前罪,不至累及家人。

        想得透彻,便存赴死之心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些曾贪慕权势、排挤同僚的将官,心念一转,再无惧生死。更将拿起刀剑,成为军中先锋,当先同鞑子拼命。

        正德元年,十二月丁未,杨瓒率一千八百人,自营州左屯卫出发,直奔镇虏营。

        过牛栏山时,遇大雪封路。

        伯府护卫做回老本行,两人一队,充夜不收探路。寻不到山民,竟抓来一伙山贼,命其为大军引路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山贼?”

        看着一身皮袍,露出两条花胳膊的大汉,杨瓒半晌无语。

        山贼充向导,该说锦衣卫果真不拘一格?

        “可信得过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佥宪放心,山寨老小都被押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赵校尉按住山贼肩膀,五指用力,威胁之意昭然。

        在杨瓒跟前,几人很是收敛,话也有所保留。事实上,为抓到这伙山贼,费了众人不少力气,一个护卫还被陷阱伤到。

        抓到山贼头子,赵横就放出狠话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带路不带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老实带路,事情好商量。敢不老实,老子的刀可锋利得很!”

        贼匪盘踞山中,劫掠过路行商,杀人越货,恶贯满盈。

        搜寻山寨时,赵横搜到几枚腰牌,上百锭官银,堆满仓房的稻谷,表情已十分不善。看到山贼身上竟是边军夹袄,更是怒上心头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老爷,冤枉,这不是咱们截的!”

        贼首喊冤,死活不承认军粮和袢袄是抢劫所得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抢劫官银,老子认。这些稻谷夹袄,都是从商人手中换来。如有半句虚言,管叫天打雷劈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你和谁称老子?!”

        赵校尉横眉立目,一脚踹犯贼首。将其捆绑结实,绑在马后,一路拖到大军营盘。

        带到杨瓒面前时,贼首仅剩半条命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你是说,有商人市卖军粮袢袄?”

        山贼被收拾狠了,脖子缩得鹌鹑一般。

        不只答应带路,更是竹筒倒豆子,将同商人往来交代得一清二楚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不敢瞒老爷,真是换来的!”

        详细描述商人的长相口音,贼首指天发誓,绝无半句假话。

        杨瓒沉吟片刻,问道:“如再见几人,你可能认出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一定,一定能认出来!”

        贼首点头如捣蒜,生怕回答不对,被丢给锦衣卫,剩下半条命也被折腾干净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既如此,便由其带路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贼首被带下,杨瓒同赵榆商议,先以小股队伍同山贼探路,确认可行,再令千人拔营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我等耽搁半日,密云便危急十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杨瓒走到帐边,伸手接住一片鹅毛大的雪花,深吸一口气,只觉凉意顺喉咙滑下,五脏六腑都被冻住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赵校尉,一切有劳!”

        赵横抱拳,回身抓起贼首,点齐人数,迎风冒雪,向山下进发。

        功夫不负有心人。

        两个时辰后,赵横遣人禀报,前方确有通路,可往北行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有处峡谷,可容四骑并行。山高谷深,能挡风雪,行军可快数倍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山谷?”

        杨瓒有些迟疑。

        这种地形可挡风雪,也会遮挡视线。如有埋伏,一千八百人怕会堵在谷中,进退不得,被包了饺子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佥宪,我等尽查两侧山麓,未见埋伏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雪深过膝,峡谷两侧都是光秃秃的石山。四面陡峭悬崖,赵横等夜不收出身,上去都费不小力气,几遇险情。

        寻常军汉,别说在山顶埋伏,爬到半截就会摔落。

        鞑靼?

        更不可能。

        鞑靼骑兵彪悍,优势却在平原。遇到这样的地形,也得歇菜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佥宪如不放心,可再遣人探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斟酌几许,杨瓒终下令拔营。

        一千八百人的队伍,排成长列,由锦衣卫引路,穿过茫茫雪原,向山谷进发。

        粮食药品被捆上马车,安排在队伍中间。缴获的稻谷袢袄也被带上。

        一车是拉,十车也是拉。

        边军缺衣少粮,蚊子腿再瘦,一样是肉。

        官银全部留在远处,推倒房屋,以雪掩埋。

        粮食衣物是必须,金银财宝现下是拖累,可回程再做计较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佥宪,前方即是山谷!”

        双屿卫的工匠手艺寻常,制造的单筒望远镜过于粗糙。

        杨瓒回京后,将图纸献到御前,内府工匠推陈出新,不只改良单筒望远镜,连双筒都造了出来。

        当然,后者还在摸索改进阶段,只能在内廷“玩赏”。

        发到杨瓒和赵榆手中的,仍是前者。

        透过磨成薄片的水晶,杨瓒看到两处耸立高崖,中间一道狭长缝隙,正是锦衣卫寻到的深谷。

        四下远眺,的确如校尉所言,此处险峻异常。兼有积雪覆盖,不借助工具,除了猴子,估计也只有夜不收才能徒手攀援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分成三批,逐一行进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小心无大错。

        杨瓒本欲当先,被赵榆拦住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杨佥宪稍慢一步,由本官先行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虽然遇袭的可能性很小,还是谨慎为上。

        知赵榆好意,杨瓒谢过。

        两人上马,相距数米,先后步入谷中。

        寒风凛冽,刮过耳边,似怪兽咆哮。

        大雪被峭壁遮挡,朔风却愈发猛烈。盘旋着冲入谷口,像是锋利的刀子。

        杨瓒握紧缰绳,紧了紧斗篷。

        行至五十米,发现风力忽然减小。再行百米,竟是只闻风声,不见雪影。

        山谷内外,活似两个世界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驾!”

        探路的卫卒折返,确定前方没有危险,两人对视一眼,当即下令,“速行!”

        骑兵扬起马鞭,步卒加快脚步,轰隆隆的声音在山谷回响。

        不到两刻,五百人穿过风口,走到山谷尽头。

        崖上,赵横举起长旗,用力挥动。

        第二批卫军进入谷中。

        一刻钟后,是运粮的大车,最后是三百步卒。

        待所有人安全行出,赵横等人自悬崖爬下,拍掉身上碎雪,用力跺脚,再次飞身上马,往前方探路。

        千人行军,沿路留下脚印辙痕,绵延数里,方被大雪掩埋。

        杨瓒坐在马背,几乎要被冻僵。始终坚持着,没有换乘马车。

        两盏茶的时间,探路的护卫折返,脸色凝重,显然不是什么好消息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前方有村落,疑被贼寇洗劫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什么?!

        杨瓒脸色雪白,脑中闪过最坏的念头。

        此处已近密云,难道仍是慢了一步?

        “佥宪,”赵榆道,“这股鞑靼未必是从密云而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不是密云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只是猜测。”赵榆翻身下马,以长刀在雪地勾画,很快绘出一副简单舆图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此处是密云,此处为怀柔。如我所料没错,这支鞑靼九成是探路的游骑,极可能是冲破慕田峪,绕过怀柔,潜行而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怀柔?”

        杨瓒凝眸,不得不感叹,赵佥事堪比行走的舆图。

        假使这支游骑自怀柔而来,未必能证明密云无事。但若置之不理,继续赶往镇虏营,一旦被鞑靼寻到空隙,袭扰营州,祸患必定不小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怎么办?”

        杨瓒拿不定主意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不是在图上推演,也不是朝堂论战。他的一句话,将决定千人生死。

        所谓穿越客就能运筹帷幄,纵横捭阖,当真是笑话!

        实在想不出办法,杨瓒皱眉,看向赵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赵总戎以为如何?”

        赵榆嘴角抖了抖,他只是副总兵,称不上总戎。

        杨监军正色表示,什么副不副,就是总戎!

        比脸皮厚度,赵榆败局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以本官之见,可分兵增援怀柔,余下往镇虏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分兵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分兵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握了握拳,杨瓒咬牙,好,分兵就分兵!

        事到如今,除了分兵,也没有更好的办法。

        当下点出步卒五百,骑兵两百,由才指挥使两子率领,增援怀柔。这一决定看似仓促,实成一支奇兵,阴差阳错,正中进犯之敌七寸。

        只不过,战事情况尚未明朗,无论鞑靼还是边军,均无人知晓。

        两日后,谢丕顾晣臣率近两千人,先抵镇虏营。

        比起杨瓒,谢状元和顾榜眼的手段更为干脆,两人合力,一顿巴掌扇下去,营州中屯卫上下,一个赛一个老实。

        调兵,没问题,完全没问题!

        没有虎符,没关系!

        天子手谕,两位监军,一名监枪官当面,万事好商量。

        杨瓒和赵榆只调军卫,谢丕顾晣臣连贴户都没放过。

        待到镇虏营汇合,杨御史蓦然发现,比起正儿八经的古人,他当真还有得学。

        与此同时,顾卿日夜兼程,抵达京城。

        至北镇抚司复命,到有司交换官防,歇息不到半日,又得天子授命,同顾鼎一同出兵北上。

        兄弟相对,一样的高大挺拔,身姿修长,俊美非凡,仪表堂堂。

        看到顾卿赛雪的面容,想起上次并肩作战的场景,顾鼎顿觉哀伤。

        抬起头,眺望天际,往事不堪回首,如今又将“噩梦”重温?


  (https://www.66kxs.net/book/2841/2841661/6070818.html)


1秒记住66小说网:www.66kxs.net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66kxs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