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6小说网 > 机战星空全文免费阅读小说 > 第六十五章 最快的船

第六十五章 最快的船


  黄院士不在场,童少将少了几分拘束。

  童少将是从技术军官转过来的,对黄院士的敬仰比其他将军更甚。

  他有些疑惑,火星到蓝星,电波要跑三分多钟,同步器三次协同就需要九分钟,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呢?

  中年研究员梁教授微笑道:“这个问题其实很好解决,不过代价就是能源消耗提高好几成。”

  梁教授顺手在光屏上画了示意图,“为了应对突发事件,我们每次通行时,次空间通道的建立,可以不根据同步器来协同,只需要通信双方明确约定好,每隔两分钟或者五分钟进行一次通讯就可以了,这样就完全省掉一个准备环节,不必浪费时间进行同步作业。”

  “那么能源消耗岂不是还要增加数倍?”

  “刚才老师都说了,蓝星和火星都要专门为星际通信通道配建核聚变反应堆啊。可能不止一个,火星和海神星也需要建立通道。”

  “童将军,我以为,军人对未知文明的危机感会比我一个老百姓更重呢。而且,维持黑洞的消耗,比起生产催生黑洞,明显要少得多。”

  “这样啊?不过要好几个反应堆啊,得多少资源去堆啊,机甲、战舰还有能量盾,几乎所有源计划的重点项目都缺资源,哪一块都放不下啊。”两人早就认识,多聊几句就熟络起来。

  “再说了,海神星那边,几乎是从有到无的打造军事基地。”童少将压低声音,“冥幽星的太空实验室也是个资源大户,研究次空间有多费能源你比我更懂。”

  梁教授点头:“我的权限知道得不多,那处稳定的虫洞要维持住,靠原有的核裂变反应堆确实捉襟见肘。”

  童少将说:“几个月前,那处虫洞就有坍塌迹象,反应堆已经持续超负荷运转到现在了,可是距离太远,核聚变反应堆相应的构建材料资源四月才运抵冥幽星,不知道原有的反应堆能不能撑到新的聚变反应堆建成啊……”

  梁教授打趣道:“童将军,不要钻牛角尖,借用著名科幻作家大刘的话,真有‘神级文明’,怕也看不上我们蓝星。”

  童少将缓缓点头,道理是这样没错,可是身为军人,不能忍受自己的命运掌握在敌人手里,蓝星文明的未来还是应该靠自己争取。更高级的文明来到太阳系,蓝星文明还是更愿意以平等的态度与之交流。

  不然,军人存在的意义是什么?

  ————

  海神星天文观测台

  刚刚获知正式观测结果,周厂长立即联系了李中将。

  两人就该物体的速度所代表的含义进行了反复沟通。

  认真讨论后,周台长建议,希望卫宇军或者说基地派出最快的武装侦查艇立即出发,尽全力赶路,争取能以最近的距离再次针对目标物体进行观测扫描。

  距离越近,精度自然越高。“猫眼”阵列系统不能移动位置,但是周台长始终记得天文观测台作为文明之眼的责任,只能寄希望于海神星基地的侦查艇。

  “我部计划派出一艘速度最快的侦察舰,抵近侦察,对此,你有什么建议?”

  周台长听了李中将的话,要求自己也登船参加。

  李中将没直接反对,只是提醒说:“周教授,这其中的风险之高,你应该比较明确吧?”

  “关键时刻,我这个老头子,肯定要顶上去,总不能每次都让年轻人打头阵冲在前吧?”

  “行,但是你必须得保证这段时间猫眼系统工程进度不受影响。”李中将也干脆。

  “我早已经安排好了,大家的状态都很好,效率一直很高,暂时这里就不需要我了。”

  敲定了侦查艇的事情,周台长才有闲情了解其他情况。

  他想要知道目前海神星最快的侦查艇的速度能够达到什么水平。加速到最高速度又需要多久?

  他解释道:“这样我们才能够把侦查航线确定下来,才能尽可能的靠近目标物体,保证观测精度。”

  李中将说:“这部分信息保密要求,你安排好就马上赶到基地来,可以当面告诉你。你过来还可以配合后勤部调配这次侦查所需相关仪器设备,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。另外,再带两名技术骨干过来。”

  这时候,李中将作为海神星最高指挥官,实在正式给周台长下工作任务。

  虽然不是一个体系的,没有直接管辖权,但是周台长既然决定参加这次侦查行动,李中将就把他当做自己的兵来安排了。

  周台长接了任务,却有些犯难了。

  不是自己犹豫了,而是,带哪两个人去呢。

  技术骨干?小凌水平倒是不错,可那是郑教授带的学生,严格来说是客人。

  林刚?算了,这小子不靠谱得很。

  其实周台长还是犯了学者的通病,患得患失起来。

  他自己可以以身犯险,但是手下的年轻人,实在不忍心让他们陪自己冒险。

  这两小年轻,看样子还能谈成男女朋友,还有美好的未来啊。

  最后还是没定下人选,周台长自己独自赶去指挥部了。

  后勤部的何中校亲自在筹建中的指挥部大门口等他,当面告诉他侦查艇的完整数据。

  常规侦察艇:

  最高航速110公里每秒;

  理论峰值速度117公里每秒;

  加速度10G,需二十多分钟才能达到峰值速度

  (因舰体强度和乘员身体抗G力,需要分四次进行加速)。

  “剑芒”武装侦察艇:

  最高航速240公里每秒;

  理论峰值速度275公里每秒;

  加速度14G,只需半小时就能达到峰值速度。

  因为反重力场装置最高只能削减大概六个G的加速度,14个G的加速度意味着舰员将直接承受大约八个G的加速度,而且不是瞬时的,而是长达半个小时的超人类极限的压力。

  周台长提出了自己的自己的疑虑。

  “何部长,我听说,深海抗冲击液体的研发已经成功了,这次你们来海神星没有配給吗?”

  “我们基地有冲击液库存,这次侦查行动计划中,‘剑芒’也将使用深海抗冲击液。”

  老实说,周台长挺怕自己扛不住半个小时的加速过程。要是休克了,自己嗅大了不说,还耽搁正事。

  对接完毕,就等蓝星的出击命令了。

  思来想去,周台长又找上了李中将。

  他反应了一众科学家普遍的逻辑判断情况:

  第一点,那颗小球是故意被我们发现的,从逻辑上判断,小球和六边形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联系,一个能被我们所侦测到,而一个我们则发现不了。

  第二方面,按我们人类的思维习惯,那么他就是故意让我们发现的,也就是换句话说就是再给我们传递某种信息,或者埋下某种陷阱。

  周台长总结道:这次的物体,明显的技术水平就超越我们。蓝星方面认为,这三次发现的物体,体现的技术水平断崖式降低,或者说,逐渐向我们靠拢。

  何中校最后闲聊中,提出个人看法:这次(也就是第三次)在虚空中发现的物体更像是敌人,因为势均力敌才是对手。

  还是那种观点,更高级的文明入侵占领蓝星完全没有意义。


  (https://www.66kxs.net/book/3004/3004059/109743755.html)


1秒记住66小说网:www.66kxs.net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66kxs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