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9章 天人已成


在叶横舟完成突破的那一刻。

    刚刚讲完对孩童们讲完开蒙诗文,缓缓走出学堂的卢植抬起头,看向远处的铜驼大街,脸上极其罕见地浮现出些震动神色。

    以他的眼力,在先前会面时,自然看得出来,叶横舟正处在一个濒临突破的状态中。

    但以此界常识来看,想要真正抵达这个境界,哪怕只有一步、乃至半步之遥,都需要耗费上一段苦功。

    甚至有可能,这半步之差,就是天堑。

    但卢植无论如何也没想到,叶横舟竟然会选择如此决绝、如此不留余地的方式,在生死中攫取那一线之机。

    不过回想起那小子眉宇间的傲岸神色,卢植又不得不承认,对这样的人来说,或许的确只有生死间的刺激,才是他更进一步的契机。

    他的确是那种喜欢不断攀登、不断挑战的人。

    他摇头,目光中有怀念,亦有感慨,轻叹道:

    “天下从此多事矣。”

    同样的感慨,也发生西园之中。

    在第一次爆炸发生之时,天子正在园中嬉戏,当看见那股冲天烟柱,以及感受到波及全城的细微震动时,他还有些不明所以。

    直到听到叶横舟那一声自报家门的长啸后,天子才清楚到底在那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。

    如果说在这一刻,大半个洛阳城中的强者,都朝蔡府奔袭而去,那剩余一小半,便是不约而同地赶往了西园,想要在天子面前挣个脸熟。

    就连天子本人,在吃惊之后,也不由得失笑摇头。

    他看向随侍一旁的张让,饶有兴趣道:

    “看来,袁本初那小子,当真是对你们恨之入骨啊,连朕这位平难中郎将都请了出来。”

    天子言语轻快,不像是在说一介狂徒,倒像是在谈论一件无比新奇、千古未有的趣事。

    事实也的确如此,因身处洛阳,手掌天子六玺这级数的神兵,又有王越这位“天地四极”在列的帝师守卫,所以天子根本不觉得,这凶威赫赫的“黑山老妖”算得上是什么威胁。

    他只是觉得,这位由自己亲自册封的“平难中郎将”实在是胆大,甚至敢在洛阳喊打喊杀,所以首先在他心头升起的,不是杀心,而是一份意外的趣味。

    天子虽然自认为已见识过不少的英雄豪杰,但似这般无法无天的狂徒,他还是第一次见。

    听得天子这不着声色的敲打,张让并未反驳,而是一副袖袍,双膝跪地,摆出大礼参拜的姿势,沉声道:

    “陛下明鉴,袁本初那小儿虽包藏祸心,却断不敢在洛阳城中大兴刀兵,必是此人肆意妄为,才扯出袁氏的名头,挑拨内廷与外朝。”

    言语间,被外界称为“十常侍”的十二名宦官已各施手段,来到了西园,他们刚来,就听见了天子对张让不着声色的敲打,便齐齐跪在地上。

    天子倒也不太在意这些宦官,只是喃喃自语道,“肆意妄为?”他又摇了摇头,忍不住流露出些笑意:

    “朕这位平难中郎将,到当真是个妙人。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,他虽仍是笑着,眼中却殊无笑意。

    “只可惜,终究是个无君无父之辈。”

    就在这时,袁隗的怒喝声才传到西园,令众人有所耳闻,天子微微颔首,听不出喜怒地点评道:

    “袁公不愧是大汉忠良,忠贞体国。来人,传朕口谕,让袁公、杨公出手,把这狂徒带到朕面前来。

    朕倒要看看,这名扬天下的‘黑山老妖’到底是个什么模样。”

    跪在地上的赵忠稍稍抬起头,缓缓吐出两条白气,低沉道:

    “老奴听旨!”

    这位十常侍领袖一脚踩在地砖上,纵身而起,那一袭大红袍像倏忽间便没了踪影。

    可赵忠还没离开多久,众人就听见一个吐字沉稳有力,如铿锵剑吟的声音自耳畔传来。

    “陛下,让赵忠回来吧,那人,已不是袁、杨两人应付得了的了。”

    一名像貌普通,身材中等,穿一袭粗布长袍,脊背挺立如剑的中年男子,扶着腰间长剑,自天子身后缓缓地走了出来。

    在他出声之前,在场这些最低也是四星级层次的强人,竟然没有一个察觉到这中年剑士的存在。

    整个洛阳城中,有如此能为的剑士,有且只有一人,那便是贵为帝师,手掌赤霄剑的天下剑术第一人,王越。

    见王越如此言语,天子不由得转过头去。

    面对这帝师,天子极其罕见地低下头,有些恭敬地问道:

    “老师,难道他已经……?”

    说到后面,天子有些不敢置信地抬起头,王越颔首:

    “应该就是刚刚突破的,我想,这就是他来洛阳的目的——借众多同级强者的压力,来砥砺自身道法,好个敢想敢做的年轻人,有胆魄。”

    他转过头来,面向天子,不咸不淡地问道:

    “陛下,可要老臣出手,将之斩下?”

    哪怕是面对一位疑似同级的强者,王越的语气也没有半分波澜,不过在场众人却没有一个表示质疑。

    毕竟,手持赤霄剑的剑圣,向来有“天地四极”中,杀力第一、近战无敌的名头。

    即便对手是那位有望补缺道宗之位,成为最新一位天地极峰的“黑山老妖”,内廷诸位也不认为王越会败。

    天子自然也这么认为,不过沉吟片刻后,他却只是道:

    “既如此,便先等等看罢……看看这位黑山老妖究竟有何等能为,再看看,儒门中人究竟预备了多少手段。”

    如今宫廷斗争之激烈,哪怕是终日玩乐的天子也有所察觉。

    平日里,他虽然为了安抚儒门列位宗师,需要对“十常侍”若即若离,但是在心底深处,他却明白,自己真正能够仰仗的,恰恰是这些离了内廷便无处可去的阴人阉党。

    所以,尽管相信儒门并无那个胆子在北宫大动干戈,但天子还是要为自己这些近臣考虑,“黑山老妖”之事,无疑是个好机会。

    一名近乎天地四极,又打着儒门旗号在洛阳肆意妄为的强者,无论是袁家还是杨家,想必都无法容忍,必须尽全力将之抹杀,这样一来,天子和麾下的诸位中常侍便能趁机一窥儒门底蕴,为日后之事多做些筹谋。

    王越听到天子如此命令,也无任何异议,只是按剑立在天子身前,开始闭目,以凝练至极的剑意,隔着数十里距离,遥观彼处战场。

    ——

    叶横舟在来到洛阳之前,已立身在四星级顶峰,周身气脉凝结完毕、已近乎半能量生物。

    如他这般,想要以三花聚顶、精气神齐头并进的路子,成就五星级,最好的办法就是盈满自溢,不知而破,水到渠成。

    但叶横舟的基础实在是打得太过牢固,纵然真气、神意乃至象征生命本源的精气,都在不断互击互破,自立自成,时便是新,但想要靠这种水磨工夫来突破,实在是不知道要多久。

    而叶横舟在这个世界的任务时间本就只有两年,身后又追着“西王母”这么个不知根袛的东西,自然不可能用这种常规方式来突破。

    所以,他只能选择借助外力的逼迫,以期在生死一线的激战中,完成这生命本质的飞跃。

    这也是【神武天】中人,普遍会选择的一种破关方式,这些来自各个世界的绝世武者们,完全是彻头彻尾的战斗生物,将游走在生死边缘的对决当成最佳娱乐。

    正因有这种向死而生、无惧无畏的求道意志,【神武天】才会孕育出那么多驰名诸天万界、站在【无限领域】巅峰的可怕怪物。

    叶横舟虽还未够资格,成为这种巅峰强者,但在他内心深处,却拥有着这种近乎疯狂的坚韧意志。

    在这种意志的驱动下,叶横舟终于在被彻底毁灭的前一刻里,使得神魂、元气练这个和相抱相融,形神合一,彻底脱胎换骨,成就“真形”之始,从此能够直接接引天地之力。

    这里所指的“天地之力”,即使“游离能量”,又是“大源魔力”,也是“五行灵气”,是风,是阳光,是星球磁场,是宇宙辐射,是这个世界、这片天地里,无处不在的伟力!

    在【神武天】内部评价中,这个境界又被称为“天人”,象征着武者已经从初入【超凡领域】的蒙昧中走了出来,正式在武道上登堂入室。

    从此以后,一直到【六星级】,武者要做的事都很简单,就是用水磨工夫来加强自己的天人感应、磨炼真形法体,以期练成【武道元神】、【天人合一】、【法相真身】、【自成法域】等诸多大成就中的一种,彻底从凡尘俗世中跳出来,准备进行【七星级】的终极一跃。

    不过这些事情,对初入五星级的新晋天人叶横舟来说,还显得太过遥远。

    他此时此刻,只有一个念头,那便是轰败身前这群敌手!

    就叶横舟握住刀剑那一刻,一道灿然金光自这条平直“长道”的终点升腾而起。

    正是袁、杨二人联手祭起的熹平石经。

    随金光而起的还有如闷雷滚滚,浩荡袭来的沉雄声音。

    “诸位,此贼方入此境,我等全力出手,并非没有胜机!”

    他们身为儒门领袖,又经历了数十年的宦海沉浮,早已是人情练达,能拿捏人心深处。

    所以,袁、杨二人对众人的念头洞若观火,明白这些天下闻名的强者、宗师、尊主,都已被叶横舟此刻的表现惊破了胆,想要唤起这些人的斗志,只有一个办法。

    ——那就是率先出手,打破此人的威风!

    尽管这个办法意味着,要在极短时间内与叶横舟这个几乎能顺势补缺张角席位,跻身“天地四极”之列的至强者单挑,但袁隗、杨彪能走到今天这一步,也并非是无胆之辈!

    而且叶横舟虽是在生死间完成了突破,可众人方才打出的伤势却绝不可能凭空消失,兼之他而今年岁尚轻,积累定然不会太过深厚。

    所以,这个所谓的“至强者”就有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弱的一个!

    他们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,绝不会没有胜机!

    叶横舟根本就懒得管他们有什么打算,见袁隗、杨彪两人甘愿做出头鸟,他便直接拔出赤剑,俯身前冲,拖剑而行。

    赤剑扬起,红玉般晶莹剔透的剑身上漾开浓郁火光,

    随着张肃卿俯身前冲的身形,火光被拉扯成一条长长的红线,斜纵向天。火光自街面上窜起,宛如怒龙昂首,要将袁隗、杨彪两人尽数吞噬。

    沿途上,以蹇硕为首的内廷诸位强者根本就不迟疑,而是直接四散纵去,为叶横舟让开一条通路。

    而同为儒门宗师的十几名强人,听到自家领袖如此发言,却纷纷挺身而出,各显神通,要将叶横舟拦截下来。

    他们都听到叶横舟刚才的发言——若不把这打着儒门旗号的贼子当场斩杀,他们这些人日后还怎么在天子身前立足?!

    故而无论其余两方势力如何作为,儒门一派今天势要将叶横舟彻底斩杀。

    见这些关东士人奋勇当先,兵家阵营中有几位大将,也抽出随身兵刃,要拦截叶横舟的身形。

    “好!总算出了几个有卵子的!”

    见终于有人敢于正面出手,叶横舟眸中绽放出灼然神光,他干脆抛出手中赤剑,以心神御剑,斩向袁、杨二人,再翻身回来,拔出雷刀,一刀砍向围在周遭的诸多强人。

    剑光不断逼近,空气中发出尖锐的摩擦声,袁隗临危不乱,手中捻动指诀,运起毕生修为。

    今文派的儒生不似古文派的武儒那般,只养一口浩然正气,好以拳脚退敌,他们有点像勤修清炁的道人,虽有一身雄浑修为,可真到动手之时,还是多要仰仗法术、法宝这样的外物来退敌。

    ——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,他们才开发出了“龙气体系”这种东西,作为借力的倚靠。

    袁家的传世经典为《孟氏易》,号称穷尽天机数算之道,袁隗本人正是此道集大成者,名列儒门六师之一,领“数师”之位。

    他一出手,熹平石经立即有所相应。

    灿金文字流泻,凝聚出一尊相貌模糊,身形伟岸的高冠文士,文士手持算筹,口中念念有词,手中算筹洒开,眼花缭乱地跳跃不停,剑光的力道、角度、轨迹等等因素都在顷刻间被一一测算分明。

    杨彪与他相交多年,自是配合默契,见袁隗算出了这条剑气的最薄弱处后,当即这一口性命交修的浩然正气,猛地喷吐出来,尽数灌注于熹平石经之中。

    杨家的传世经典则是《今文尚书》吗,最是疏通知远,中正平和。

    古文派的至高经典《洪范九畴》正是从《尚书》中演化而来,今文派中兴之祖董仲舒的《天人三策》亦是参考了这其中的道理。

    杨彪自束发读书以来,便是用《今文尚书》的古拙之法开蒙修行,时至今日,虽不能备述《天人三策》之道,也自诩有前人五分修为,以功力雄浑深厚著称。

    在得到杨彪的正气灌注后,熹平石经骤然翻开,在没有五星级强者主持的情况下,第一次完全复苏,真正展现出其作为“国之重器”的力量。

    那名高冠文士左手算筹测算不停,身前浮现出数匹骏马,拖曳着一辆厚重古朴的战车,朝着叶横舟直撞而去。

    文士身前亦浮现出一把朱红长弓,弓弦拉开,直指叶横舟眉心。

    杨彪与袁隗合力之下,竟然用熹平石经,将儒家六艺绝学,在片刻间催发出三种来,是为“数、御、射”是也。(本章完)


  (https://www.66kxs.net/book/3126/3126441/11111005.html)


1秒记住66小说网:www.66kxs.net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66kxs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