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6小说网 > 枪声谍影1928小说全文阅读 > 第273章 将计就计

第273章 将计就计


李智慧揉了揉有点发痠的眼睛,舒展了1下双臂,站起身,十分利索地收起帐本,扛上锄头跑出了屋。几年来,她早就养成了1个习惯,1早1晚勤上帐,白天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。

寨路上静悄悄的,不见个人影,只有几只芦花鸡,在扒土啄食。家家户户的屋顶上,冉冉地升起浅蓝色的炊烟,在晨风中轻轻飘散。

李智慧精神饱满地放开脚步,沿着两旁栽满了高大的沙塘树,槐子树的青岗石寨路,急匆匆地走着。她走上1条小径,又穿过1片笼罩着早春薄雾的青郁郁树林子,迎头看见石灰窑前飘起1股股白色的烟尘。李智慧不由地加快脚步,向那边走去。

几孔石灰窑前,“尾巴老汉”王盛利同几个小青年,正弯腰在使劲地扒着石灰,不断腾起的白色烟尘,又热又呛人。

“大伯,起得好早啊!”

李智慧打着招呼走近他们。

这“尾巴老汉”已年满6十了,平时爱说顺水话,在历次运动中,又因循守旧,因此得了“尾巴老汉”这绰号,他见是大队会计,怔了征,刚想开口说语,却又被石灰呛得连连咳嗽起来。

李智慧知道,这几窑石灰是凌讽临走时布置烧的。

岩鹰山区的土壤酸性重,每年都要撒1定数量的石灰下去中和中和。尤其是今年锨起了农业学大寨的新高潮,改造葫芦塘,就更需要大量石灰了。

李智慧见王盛利咳得凶,忙关切地说:“大伯,你快歇歇,我来干吧。”

李智慧弯下腰,拿过1把钉齿耙,1起拨拉大块大块冒着热气的石灰,呛人嗓子的石灰尘,直往她的鼻孔里钻,憋得李智慧好难受。

她可不顾这1些,手脚麻俐地干着。

“尾巴老汉”缓了口气,偷偷瞥了李智慧1眼,1声不吭地又挥起4齿耙,不停地扒着。

李智慧越干越欢,1阵白色的烟尘罩住了她,使她觉得周围的空气又燥又热,不1会儿工夫,大颗大颗的汗珠从她的额上,脸上滚落下来,掉在石灰上,“嗤”1下就变成了蒸气。

汗津津的内衣很快就湿透了,紧紧地贴在胸前背后。

干过了1阵,李智慧抬头望望天色,对“尾巴老汉”说:“大伯,这天气不牢靠,3天两头会有雨,这几窑石灰,派人挑到棚子里去吧!”

“不用,不用!”

“尾巴老汉”连连摆着手,急忙认真地说:“大队综合场关照了,这石灰马上就有用。”

李智慧1愣,问道:“综合场干啥子用?”

“这······”“尾巴老汉”看看李智慧,欲言又止。

看着“尾巴老汉”的神色,李智慧心头犯疑了,这石灰明明是学大寨、改造葫芦塘用的,另外作啥用处呢?李智慧默了会神,想想不放心,把短发往后1拢,扭头就跑,她要去找百勤叔问个明白。

支部决定,尤林同志出去开会期间,大队工作由百勤叔主持。

走过寨边1大片烂泥塘旁边的坡道时,李智慧的脚步不由地慢了下来,不知啥东西,吸引了她的注意。她1转身走到塘边,边匀着气,边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塘面的某1处。忽然,身后传来了1阵悦耳动听的歌声:

青山绿水铺翠绢嗳,

溪泉瀑布牵锦线嗳,

银锄当针地作绷嗳,

绣出大寨新河山嗳。

绣出大寨新河山嗳。

李智慧循声望去,从寨上边唱边走过来个姑娘。光从那百灵鸟般的嗓音,就晓得来的是上海知识青年姜晓晖。她是团支部的宣传委员,性子直率爽朗,在山寨插队几年,学了1肚子的山歌。

“智慧姐······”

眼尖的姜晓晖也发现了塘边的人,连跑带跳地喊着奔了过来。

姜晓晖只有2十3岁,个子不高,身体十分结实。

丰满的脸上长着1对活泼的大眼睛。笔挺的鼻梁下,生了1张小小的嘴,说起话来,薄薄的嘴唇直咂巴。

她梳着两条扫肩辫,穿1身中式棉袄,蓝底白花斜格子的棉袄罩衫,把她衬托得愈加精神。

跑急了,姜晓晖站停到李智慧面前时,气喘吁吁地说不上话来。

李智慧关切地问:“啥事,这么急?”

姜晓晖不满地嘟起嘴:“让人喘口气再说嘛。”

李智慧早摸熟了她的脾气,心里好笑,嘴上故意说:“那行,等我干完事,再听你的。”

姜晓晖急得昂起头道:“智慧姐,你听我说,他为啥要这么干哪?”

“哪个呀?”李智慧不解地问。

“大队长呗!”

“百勤叔咋啦?你没头没脑扔几句,哪个有诸葛亮的肚才,猜出你想说的啥子哟。”

姜晓晖不再说话,伸手从衣袋里掏出张折叠着的纸,往李智慧手中1塞,说:“你看看!”

李智慧接过纸展开1看,小小的纸片上,横7竖8地用铅笔写了1行行字,字体又粗又黑,有的地方用力太重,纸被笔尖戳了些破洞洞。

李智慧认得这是大队长的笔迹,她轻轻地念出了声:农业学大寨规划,根据石旮旯的自然条件,我们学大寨只有走“靠山吃山”的路子。初步规划,除保持高产田的1般农业生产外,主要集中力量搞好大队副业,利用烧砖烧石灰、采药挖菇伐木材,放马车跑运输等,来积累大量集体资金,摘掉“石头帽”,把穷队变成富队。

李智慧念到这里,顿住了,两条细长的眉毛渐渐地蹙到了1起。

姜晓晖象打足了气的皮球,刚听李智慧念完,便嘣地1声往前跳了1步,指着纸条,说话象放机关枪1样,“哒哒哒”1口气冲出了嘴:

“你看看,这规划就是不提以粮为纲,全面发展,单强调抓副业。这哪里是大干社会主义?他想的只是石旮旯要摘掉‘石头帽’,可昨就不想到甩掉常吃国家返销粮的这顶帽子呢?大家提出要把葫芦塘改造成良田,为发展农业,增加粮食闯1条新路子,为啥大队长的规划里只字不提呢?”

李智慧没有回答姜晓晖,她闭了闭嘴,冷静地望着姜晓晖,问道:“这张条子,昨个到你手中来的?”

姜晓晖撅起嘴,脸腮鼓得圆溜溜的,气忿忿地告诉李智慧说:“今天1早,我在集体户里洗菜,听到大队长在门外院坝里对林元洁说,晓得你字写得好,只要照这抄写1遍,今天你就莫出工了。等尤林同志回来,队委会1通过,就要贴出来向群众摊底的。我心头好奇,出门1看,大队长走了,林元洁手里捏了张纸条,正低头看着。我性子急,从她手里抽出纸条1看,竟是这样1个规划。”

李智慧轻轻地点点头,慢慢扬起脸来,望着高耸入云的山岭,弯弯的眉毛1动1动,目光变得深邃起来。她在沉思,联想到刚才“尾巴老汉”透露的大队综合场要用石灰的事,不禁自言自语地说:“忘了,百勤叔哪,你又忘了过去的教训。”

“教训?啥教训?”

姜晓晖不由地瞪大了眼。

李智慧沉思着点点头,搭着姜晓晖的肩头,说开了往事。

那还是在好几年前,石旮旯的会计大权揽在郭德丘手里。郭德丘这个人,算盘打得溜熟,帐目做得精细,开口是群众利益,闭口是社员收入,跟在大队长范百勤屁股后面打转转。

范百勤说声要得,他紧声称赞,简直好上了天。范百勤说声不行,他呲牙咧嘴说糟得无法提。因此,范百勤把他看做是得心应手的好管家。

结果,上面有人把“3自1包”的妖风刷下来,郭德丘纠合了1帮干活带儿郎当,专门惹是生非,占便宜的人在范百勤耳边1聒噪。

范百勤咬咬牙下了决心,他说:“上有领导撑腰,下有群众支持。只要为集体,咋干都有理。”

于是,就像着了邪似地把农田生产抛在脑后,只顾抓起副业来,连分给队里的化肥,农药也被卖了钱。他还把这种做法,叫做“满山抓票子”呢。

郭德丘更是在帐面上动开了脑筋。他把应扣除的5干元成本不扣除,把集体的小猪算进大猪数目里,年终分红时,造成了可分资金很多的假象。于是,队头把集体的存款全部提了出来,21添作5,几个人1下子几乎分个精光。

没想到,第2年又缺肥料又遭虫灾,等到去银行贷了款,买来农药和化肥,庄稼的损失已经没法挽回了。

眼看着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被糟踢,贫下中农哪个不心疼?眼看着资本主义大泛滥,贫下中农哪个不气愤?在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春雷声中,尤林带着贫下中农,狠狠地批判了他们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错误倾向,又从郭德丘手里夺回了财权,石旮旯这辆大车,才拨正了方向,奔上了社会主义大道。

这两年,刚有点起色,哪想到,范百勤又要干这1套了。

姜晓晖听李智慧讲得上了劲,倏地耸起双眉,快嘴利舌地说:“大队长再这样干,我们用大字报轰他!”

李智慧笑了笑,说:“事情就这么简单?”

“那你说咋办?”

李智慧伸手轻轻地搭在姜晓晖肩上,亲切地看了她1眼,感情深沉地说::“碰到啥事,我们都要往深处想1层。当石旮旯要迈步学大寨、大干社会主义时,我总感到暗中有1股股阻力在挡道。难道这是百勤叔1个人的问题?这1回,我看干脆就利用这张规划······”

李智慧越说越轻,姜晓晖越听眼越亮。最后,姜晓晖报着嘴,点点头,说道:“好,我这就去把它抄出来!”


  (https://www.66kxs.net/book/3129/3129802/11110851.html)


1秒记住66小说网:www.66kxs.net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66kxs.net